大脑密码文章阅读 ----- ARTICLES
原创文章,阐述大脑密码的观点和理念,严禁剽窃
小陈想要学习写作,虽然报了很多写作培训班,但是他总感觉自己达不到老师的要求。如果自己不做点什么,就有感觉培训班白报了,于是他就想,写作总要码字吧,那么我先练打字吧。于是每天在那噼里啪啦的打字,看起来很忙,也很充实。两个月后偶然中发现语音输入也挺方便的,就算打字慢,用语音输入也没问题。
然后他又想:我总得做点什么呀,那我先看书吧。每一个写作好的人肯定都看过很多书。于是他买了很多很多的世界名著,国内名著,没日没夜的开始看,又有事可做了,生活又变得充实起来。
但是好景不长,他发现自己看书完全成了一种消遣,看了一些名著之后,下笔还是不知道写什么。于是他想这是我经历太少了,我去旅游吧。于是又开始了全国各地的旅游大计。
说这话已经两年了,前几天我看见他,问他写作练得怎么样了,他说还在准备,每天都在忙。我说把你写的文章给我看一下啊。他说我还没开始写呢。
一位母亲,她的孩子马上初三了,学习成绩不错,班里面的前10名。而且孩子也知道学习,放暑假也没嚷嚷着去玩儿,每天就是在家里写作业、学习。而且孩子有一套自己的学习套路,效率也还不错。
但是孩子的妈妈看到别家的孩子都在报补习班,就有点坐不住了。总得给孩子做点什么吧?于是就给孩子商量,也要报补习班。孩子不同意,说报补习班的话,老师也不知道我的学习进度是怎么样,我的薄弱点在哪儿,只能打破打乱我的暑假学习计划。但是孩子的妈妈一直认为,别人都上补习班了,你不上你肯定要被别人落远了。为这件事情。母女俩吵了个天翻地覆,孩子好几天的学习都耽误了。
很多人都坚持这么一个观点,就是做点什么总比什么都不做好。但是有的时候,事情做不好就是因为时机不对,此时只需要韬光养晦完善自己,等时间到了事情自然就有转机,但是就是因为这个做点什么总比不做好的观念,让他如坐针毡,总觉得要做点什么。但是不合时机的做事,肯定是不符合自然规律的,肯定会把事搞得一团糟。比如有的时候做事情怎么做怎么不顺,处处出问题。有的朋友会说,这是考验自己耐力的时候到了,只要把这些问题解决掉事情就能做成功,但是这个事情得从另外一个角度讲,说明你做这个事情的时机不对,此时应该把这件事情放一放。看看自己在这个时候是不是应该做这件事情。
当你觉得自己必须要做点什么的时候,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来衡量你当下做的这件事,是不是必要。
1, 相对于你的总体目标来讲,你要做的这件事情有没有专门的针对性。
所谓的针对性,就是指的对于你的总体目标而言,你想要做的这件事情是针对其薄弱点的提高,还是针对其效率的改进,还是其他方面。如果没有什么直接的针对性,就是为了有点事情做让自己心安,那还不如不做。
2, 相对于总体目标来讲,你做这件事情所花费的时间和精力和它所带来的价值是不是成比例?
比如前面说的小陈学写作的例子。他所做的学打字,看世界名著和旅游,对于他自己的自身素质来讲可能会有提高,但是就他学写作这个目的来讲,其耗费的时间和精力和所取得的价值之间远远不成正比。
再比如,不知道大家在上学的时候遇到过这样的同学没有。学习不可谓不努力,每天都在那儿写写画画,但是学习成绩就是一塌糊涂。有的时候老师看不下去问他,你的学习方法是什么,他答不出来,迷迷糊糊。但是看别的同学都在学习,自己总得做点什么吧,于是就开始瞎猫碰死耗子,没头没脑的做题刷题,也不知道自己的薄弱点在哪,也不知道自己迫切需要提高什么。时间浪费了,精力浪费了,学习成绩就是上不去。
现在的整个教育系统就是牺牲孩子的身心健康来换取学习成绩。偏偏对学习方法和学习效率,提到的是少之又少,而把所有的重点都放在努力努力再努力。这样一来孩子就形成了一种观点,只要学不死就往死里学,至于学什么,怎么做效率更高,完全不知道,跟着老师就行。这种学习方法也许能够提高分数,也许能够考上大学,但是从大学开始,特别是走上社会走上工作岗位之后,一个关键的技能也就是自学的能力就提升了日程。这个时候再靠那种填鸭式的没头没脑的努力,只要自己有事情可做,就OK的学习方法,很明显的不合时宜了。正是因为自学能力的欠缺,让很多人在社会工作中都是慢慢的落到了趋于被淘汰的队伍之中。
3, 如果这一件事情是有价值去做的,有没有更好的替代方案?如果没有替代方案,有没有更好的路径?
特别是一件事情开始做之后,发现和你预想的不一样,费时费力还特别麻烦,如果硬着头皮坚持做下去也能做,但是效率就太低了。这个时候就应该想一种更加有效的方法,创造力的价值就在这个时候体现。我有一位朋友,做网站的后台维护和升级,有的时候就会遇到这种情况。他的解决办法是,盯着自己要解决的问题,就一直盯着,有的时候把眼睛盯的都疼了,流泪了,解决方法就会冒出来了。
你也可以发明自己的方法,最关键的是你有没有改进的这种想法。有想法就有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