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脑密码文章阅读 ----- ARTICLES
原创文章,阐述大脑密码的观点和理念,严禁剽窃
从大约98年左右国内速读开始流行开之后,无声阅读作为一个阅读概念进入了人们的视野。所谓的无声阅读,就是不经过脑内发音这一个过程,而直接的通过视觉看字理解。这也是速读中常说的“眼脑直映”的基础。可以说,无声阅读是否建立,决定了速读的成败。
但是,国内的速读培训以及速读的相关书籍中,并没有详细说明无声阅读,只是介绍了概念和简单的实现方法,例如节奏敲打法等。所以,很多速读练习者也就把所谓的消除音读摆在首要位置,并且认为只要是实现了看字脑内无音,自然就会无声阅读了。于是,就拼命的压制自己的音读。甚至以前有些速读老师也提倡这样做,什么默念数字,默念不想干的文本等等。这样做的后果有两个,一个是有些人发现消除自己的音读很困难,而且用加速的音读去速读又累效果又差,于是知难而退,放弃速读训练。这算是比较幸运的了,还有些人训练时间很长,而一直刻意的压制自己的音读,结果成了“音读恐惧症”,阅读的时候第一件事就是去检查自己有没有音读,有的话就去抑制。这样的话大脑被锁的死死的,根本无暇去理解和思考。就算用这种方法抑制音读成功了,结果无声理解途径并没有建立,而原有的音读理解途径又被阻滞,结果造成看字不懂有没法发音理解的阅读障碍。
真正的无声阅读,是依靠无声理解途径的阅读。注意,无声理解是一种理解途径,它是可以和脑内发音并存的。也就是说,头脑中念念有词的时候,照样可以无声理解,只是一个字刚读完,就可能理解了一句话,一个词刚读完,就理解了整段话。无声理解途径建立以后,大脑是在阅读中自动根据需要选择的,例如快速理解文意的时候就采用无声理解途径,而欣赏诗词歌赋的时候就发音阅读,非常轻松自然。
关于无声理解途径的建立,现在很多速读培训采用的是眼动加速,大脑适应的方法。认为眼睛看字快了,看字多了,大脑自然会适应,自然会建立无声理解。其实这在很大意义上是一厢情愿,一部分人训练的是音读加速,能完成一眼看六七个字的线式速读。再多了加速的音读就无法胜任了,要么就无法阅读,要么只能根据关键字“猜读”。这似乎是也能一目一行甚至多行,其实意思是根据关键词猜出来的而不是原文的自然映射。还有一小部分悟性高的人,也能训练出无声理解途径,只是非常不稳固,读简单的小说还行,一到困难的知识技术性书籍无声理解就派不上用场了,只能退回到发音理解。
这种训练思路其实来源于芦田献之的《实用速读法》,但是被断章取义的曲解了。还在按照这种思路进行训练的朋友,建议去阅读一下原著。
还有一种思路,就是加古德次在他的著作中提到的,把文字当成图形一样看待,达到自然无音,让大脑从发音的束缚中解放出来。在他的《奇迹的超级阅读法》一书中,就用的这样的方法,设计了一系列的图表,让大脑逐渐的完成从读字到看字的转变。在我十几年前写的无声思维教程中,也是采用的这样的自然无音的思路。但是在实践中发现,用这样的思路训练无声理解途径有不少问题,就是右脑思维比较好的人,可以轻松实现文字形象化的自然看字无音,而右脑基础不行的人却怎么也不行,而恰恰这样的右脑被左脑压制的人占多数,也是对速读最迫切需要的人群。还有就是实现看字无音之后,训练无声理解时,要求大脑内必须始终保持这样的完全无音状态,否则哪怕有一点点音读都会把训练者的理解牵走,去走发音理解的途径。这比较困难,而且耗时长。这也就成了另外一个大的难点。
现在的大脑密码软件训练无声理解途径的时候,采用的是音读切断技巧的方法。几经改进到现在的4.0版本,方法已经很成熟。就是用外部手段切断发音,让大脑自己解放出来,而不再顾及什么音读不音读的。用上音读切断技巧之后,大脑就无法再出现理解性质的发音,也就是发音理解途径走不通了,剩下的要么走无声理解途径,要么就理解不了。这样的反复训练,无声理解途径就会由无到有,由弱小变得强大。这样训练还有一个好处,就是平时的阅读不受影响。平时顺其自然的该怎么阅读怎么阅读,而训练的成效会随着无声理解途径的逐渐壮大而潜移默化的改善平时的阅读。等理解能力上去了,感觉眼睛不够用的时候,再去训练一下眼睛,这就是一个水到渠成的过程,而不像一上来就练眼的速读那样牵强。
另外说一个题外话,就是博客(kireading.com)中的文章以及大脑密码网站的文章都是我根据大脑密码软件的训练所写。国内没有版权保护,这是事实,我也不反对转载,这都是双赢的事。但是请不要用大脑密码的文章去宣传其他的软件,这根本就对不上号。我说的训练方法,你那里根本就没有,这不是骗人吗?你能承载的了吗?
上一篇:经典教程解析(3):波动速读法
下一篇:速读中的理解到底是怎么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