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玄学和科学两个角度解读大脑的神奇

分类:业界信息 发布日期:2024-04-21 作者:月影逐波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蓬勃发展,一些人对于人类大脑的认知与功能产生了诸多疑问。有人提出,为何人的大脑不能像人工智能那样具备永不遗忘的记忆、超凡的计算力以及卓越的推理逻辑能力?实际上,人的大脑才是自然界中最为精密的“计算机”,其潜在功能远未被充分发掘。计算机看似功能强大,但与其相比,人类大脑当下展现出的能力或许仅占其全部潜力的极小部分。

曾有观点认为,通过核磁共振成像等技术观察到人在思考简单问题时,整个大脑区域均显示出活动迹象,所以并不存在人的大脑仅开发了百分之几之说。但其实,仅凭一个核磁检测并不能说明大脑的所有功能已被充分激活和利用。此观点类似于指出,即使在执行如打开记事本并输入寥寥数字这类看似简单的电脑操作时,电脑内部的各个系统也同样都处于工作状态。然而,这并不等同于电脑的所有功能已被用户有效利用。神经科学研究表明,大脑的不同区域和网络在不同任务和情境中动态激活,而有些深层次的功能可能一生都没有激活的机会,一直处于休眠状态。同样,人的大脑在应对日常思维活动时,尽管全局活跃,但其深层潜能和复杂交互机制远未被全面调动。

换言之,倘若将大脑比喻为由数万亿行代码构成的复杂操作系统,那么目前人们所理解和利用的部分,可能仅相当于其中的几千行。大量的“代码”——即大脑的潜在功能与连接模式,仍待科学探索与个体经验的学习与成长去逐步解锁。因此,断言人的大脑已将其全部能力发挥殆尽,无疑是将局部活动误解为了整体效能的完全体现,忽视了两者在认知范围上的本质区别。

为什么说大脑是这个世界上最复杂的计算机呢?我们从古代玄学和现代科学两个角度说一下。

先说古代玄学。之所以说是玄学,是因为它目前没有办法被现在的科学所证实。或者说,现在的科学发展程度并不足以证实这些理论。以下所说的,是出自佛家的《瑜伽师地论》《八识规矩颂》道家《太上老君内观经》等著作。

人的意识系统,是由四套独立完整的系统构成的:

1,眼耳鼻舌身(五识):

这五种感官识,对应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和触觉,负责直接接收外部世界的物理刺激,形成对客观事物的初步感知。它们各自独立运作,即时反应外界信息,形成所谓的“自然意识”或“条件反射”。这类意识被认为是本能的、直觉的,与生俱来,是动物与人类共有的基础感知能力,与三维物理世界紧密相连,属于物质范畴。

这个不难理解,我们用不着详细的说。

2,意识(第六识,也称识神):

第六识(识神)扮演着中枢指挥者的角色,负责向大脑下达指令,并进一步指导身体执行相应的行动。这意味着第六识不仅参与对外界信息的加工处理,还参与到高级的认知决策过程中,决定如何响应这些信息,以及如何组织和协调身体的各种运动和反应。其功能涵盖如下部分:

整合信息:第六识接收并整合前五识(眼、耳、鼻、舌、身)提供的感觉输入,形成对当前情境的整体认知。这包括对物理环境、人际关系、情绪状态等多方面的综合理解。

思维与判断:基于整合的信息,第六识进行复杂的思维活动,如分析、推理、对比、评价等,形成对事物的主观判断。它参与决策过程,确定应对策略或行动计划。

情感调控与动机驱动:虽然第六识本身被描述为不善不恶,但它会受到第七识(莫那识)中诸如贪嗔痴慢疑等心理状态的影响,这些状态会驱动第六识产生特定的情感反应和行为倾向。

沟通与表达:第六识还负责指挥语言和非语言的交流活动,如言语表达、肢体语言、艺术创作等,将内在的思想、情感和意图传达给他人或外部世界。

第六识被认为驻守在“松果体”内。松果体是位于大脑深部的一个小腺体,其生理功能包括分泌褪黑素调节生物钟,以及可能与内分泌系统、免疫系统等有交互作用。在某些神秘学或灵性传统中,松果体被赋予了更为深远的意义,常与直觉、灵性感知、灵魂连接等非物质层面的体验相联系。尽管现代科学并未证实松果体直接与这些高层次的精神活动相关,但在某些非主流理论或信仰体系中,松果体被看作是意识与宇宙能量、高我或神圣意识连结的门户。

第六识被描述为本性不善不恶,原则性较差。这一方面表明它不具备固有的道德偏向,既可以引导个体做出善良、智慧的决策,也可能驱使人走向自私、愚昧的行为。其原则性较差暗示第六识容易受到外部环境、社会影响、个人经历、瞬时情绪等多种因素的影响,缺乏一种稳定的道德准则或价值锚定点来指导行为。这可能意味着个体的道德行为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教育、文化背景、个人成长过程以及当下情境的影响。

第六识可以被定位为四维属性。在物理学中,四维通常指三维空间加上时间轴,形成时空连续体。在这里,四维可能象征着意识不仅存在于物理世界之中,还涉及到时间、心灵、精神、甚至灵性层面的存在。将第六识视为四维生命体,暗示其不仅处理当前的物质世界信息,还可能涉及记忆、预期、想象、梦境、灵性体验等跨越时间或超越物质界限的心理活动。

3,莫那识(第七识):

莫那识主要负责个体自我的维持和认同,它与自我中心的思想和行为密切相关。莫那识不断地在个体和外部世界之间进行评估和反应,形成对自我存在的持续感知。

它的作用还包括连接第六识(意识)和第八识(阿赖耶识),是心理活动中重要的协调者。

莫那识深受习气的影响,习气是长期形成的习惯性心理模式,这些习惯性模式通常是不自觉的,并且以种子的形式深植于第八识。五毒(贪、嗔、痴、慢、疑)在佛教中被视为导致心理和行为问题的五种根本烦恼,莫那识在其影响下可能表现出自我中心性和对事物的执着。

通过其与第六识的互动,莫那识影响着一个人的决策和行为方式。它通过加强或抑制某些心理倾向和行为模式,影响人的日常生活和精神状态。莫那识的活动也被认为与人的社会行为模式、人格特质和深层心理动机紧密相关。

4,阿赖耶识(第八识):

阿赖耶识被视作意识结构中最底层、最本质的部分,它是人的精神核心,蕴含着个体最深层次的智慧、价值观和生命目的,被认为是所有经验的存储库,包括潜意识的记忆和印象。它不仅存储个人的记忆,还包括集体和种族的记忆,是个人性格和行为习惯的底层基础。作为最纯净的意识层面,阿赖耶识不受短暂的情绪波动、表面欲望或外在压力所扰,始终保持着对真理、正义、爱等普世价值的深刻洞察和坚定追求。

阿赖耶识向深层次的心灵或精神层面下达指令,并通过这种内在的沟通,引导个体在精神层面上保持正念、明辨是非,以及对生命意义的深入探寻。这种指令可能以直觉、灵感、深层情感体验等形式显现,对第六识(识神)和身体行为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阿赖耶识通过深层次的心灵或精神层面间接作用于第六识(识神),影响其对信息的整合、判断和决策过程。当第六识受到阿赖耶识的启发和指引时,个体更可能做出符合内心深处价值观的选择,表现出善良、公正、慈悲等品质。此外,阿赖耶识借此影响身体行为,使得个体在日常生活中自然而然地展现出和谐、平衡、关爱他人的举止。

阿赖耶识被赋予“至善至美”的特质,象征着人性中固有的善良本性。这一观点强调人本质上是倾向于良善、和谐、爱与和平的,尽管在现实生活中,由于种种原因,个体可能会表现出与其内在善良本性相悖的行为。这种“性本善”的理念为个体提供了自我提升、回归本真的动力,也是对人类潜能和精神成长的积极肯定。

尽管阿赖耶识代表了人的最高尚、最理想的一面,但在现实生活中,它常常受到第七识(莫那识)中的习气和贪嗔痴慢疑等负面心理状态,以及第六识(识神)对外界影响的过度反应和不稳定原则性的压制。这意味着个体在面对生活挑战、社会压力和个人欲望时,可能暂时偏离其内在的善良本性,表现出自私、冷漠、贪婪等行为。这一观点提醒人们要时刻警惕内心的负面倾向,努力净化心灵,唤醒并遵从阿赖耶识的指引。

阿赖耶识超越物质层面存在,超越时空限制,与人的精神核心、深层价值观念以及宇宙的普遍规律相联系。佛家道家的打坐禅定等,都被认为是可以直接沟通阿赖耶识。

在佛教中,禅定或冥想的主要目的之一是净化心灵,通过直接观察内心的工作来认识和解构阿赖耶识中的习气和烦恼。通过深度的静心和专注,可以逐步淡化日常意识的干扰,进入更深层的心理状态,能够直接感知到通常不为意识所觉察的心理内容。

而道家的修炼,特别是内丹术,也强调通过冥想和气功等技术来精炼身心,达到与道合一的境界。这种修炼同样被认为可以触及到更深层次的心灵状态,类似于佛教中对阿赖耶识的探索。

说完了玄学部分,再说科学部分:

一些科学家认为,人的大脑其实就是一部最完美的量子计算机。我们知道,传统计算机使用二进制代码(0和1),通过晶体管进行信息处理。而量子计算机利用量子位(qubits),可以同时处于0和1的状态(这称为叠加状态),并通过量子纠缠和量子叠加实现高度复杂的计算。除此以外,大脑计算过程并非严格遵循传统二进制逻辑(即0和1代表两种对立状态),而是存在某种中间状态或超越二元对立的机制。关于大脑的量子工作属性,有以下的假说:

微观量子效应:

即磷原子核自旋:如马修·菲舍尔的观点,认为大脑中的磷原子核自旋可以作为量子比特(qubits),类似量子计算机中的基本单元,能够处于叠加态和纠缠态,从而实现量子信息处理。

微管量子计算假说:

罗杰·彭罗斯爵士和斯图亚特·哈默罗夫博士提出的理论认为,大脑中的微管(细胞骨架的一部分)可能利用量子效应进行信息处理,特别是记忆和意识的形成。他们设想微管内部的电子可能处于量子叠加态,且不受周围环境快速退相干的影响。

量子退相干与保护:

尽管大脑环境看似不利于维持量子相干性,有研究者推测可能存在某种机制(如生物分子的特定排列或振动态)能够减少退相干,保护潜在的量子信息。

意识与量子力学:

有人认为量子力学中的一些现象,如叠加态的坍缩,可能与意识的涌现有关。量子非局域性和超定性被提议为解释意识主观体验、自由意志或非计算性过程的候选机制。

在量子世界中,微观粒子(如电子、光子等)不像宏观物体那样总是处于确定的状态。例如,一个电子在没有被观测之前,可以同时处于多个位置、多种能量状态的“叠加”之中,这就是叠加态。这些可能性以波函数的形式描述,波函数包含了所有可能状态及其对应的概率。

然而,一旦我们对这个电子进行测量(即“观测”),它会立刻从叠加态“坍缩”到一个确定的状态,比如具体出现在一个特定的位置上。这种从多可能性到单一现实的瞬间转变非常奇特,且无法用经典物理学的规则来解释。

于是,一些学者提出,或许意识(尤其是人类的主观观测)在其中扮演了关键角色。他们设想,当有意识的观察者介入时,通过某种未知的方式触发了叠加态的坍缩,使得客观世界从多重可能性变为单一现实。这一观点有时被称为“意识导致坍缩”或“参与性宇宙”模型。它似乎暗示了意识不仅是大脑活动的结果,还可能是量子世界与经典世界间相互作用的桥梁,甚至可能是宇宙基本构成的一部分。

量子非局域性描述的是处于纠缠态的两个或多个粒子之间的超乎寻常的关联。即使这些粒子相隔遥远,对其中一个粒子的测量可以瞬间影响到另一个粒子的状态,这种影响的速度超过了光速,打破了经典物理中的定域性原则(即信息传递不能超过光速)。这一现象由爱因斯坦等人提出的“鬼魅般的超距作用”演变而来,经过贝尔不等式的实验验证,已成为量子力学无可争议的事实。

量子非局域性被一些研究者看作可能解释意识某些特性的候选机制,如心灵感应或集体意识现象。他们推测,如果大脑中某些微观粒子处于纠缠态,那么不同个体间或个体内部不同脑区间的瞬间信息传递可能受到非局域性效应的影响,从而提供了一种机制来理解超越常规神经网络通信速度的快速认知过程或者心灵间的微妙联系。

量子力学的海森堡不确定性原理指出,我们不能同时精确知道一个粒子的位置和动量(或其他一些成对的物理量)。这意味着在量子水平上,存在着内在的、不可消除的随机性和模糊性。这一原理挑战了经典物理学中对确定性的追求,表明在微观世界,事物的状态并非完全预知和决定的。

超定性被一些理论家用来探讨自由意志的可能性。如果大脑活动在量子层面上受到不确定性原理的影响,那么至少在理论上,人的思维和决策过程可能包含无法预测的成分,这为自由意志的存在提供了物理上的依据。也就是说,即便在宏观上看,我们的行为受到环境、基因和过去经历的强烈影响,但在微观量子层面上,可能存在某种程度的自发性和创造性,这些特性可能与我们主观感受到的自由选择有关。

综上所述,人的大脑虽在某些特定任务上表现似乎不及高度专业化的人工智能系统,但这并不反映其真实能力边界。实际上,人类大脑蕴含着巨大的未开发潜力,其复杂性与灵活性远超现有技术水平下的人工智能模型。但是为何我们的大脑很多功能都处于休眠状态呢?除了神经科学、心理学和认知科学之外,还有一点,那就是能耗问题

大脑是人体中最耗能的器官之一,尽管只占体重的2%,但消耗了约20%的基础代谢能量。它通过氧化葡萄糖产生能量,且效率极高。有人曾比喻说,阿尔法狗下一盘象棋需要消耗10吨煤的能量,而大脑只需要一个馒头的能量。而目前人工智能的能量消耗,同样是很恐怖的。

即便是大脑的能量利用效率非常高,但是能量供应有限,导致它必须在各种功能之间做出权衡。那些短时间的复杂计算任务,被认为是“非常危险”的,所以一直处于休眠状态。即便是这样,在长时间高强度的脑力活动后,人们仍然会感到疲劳或头晕目眩,这可能是因为大脑耗尽了即时可用的能量储备,并需要时间恢复。

负面的思维习惯会消耗大脑的能量,从而影响工作和学习效率。这些习惯包括焦虑、压力、过度思考等,会加重大脑的负担。这等于大脑一边工作,一边有意识在拼命的给它拖后腿,空耗了大量的能量。而通过练习正念、冥想、适当休息和健康生活方式,可以减少不必要的能量浪费,使大脑更有效率地工作。所以,除了如何更高效的使用大脑之外,如何让大脑工作的时候“更省力”也是大脑功能研究的重要方面。

软件功能介绍购买软件开始训练
版权所有 ©2017 保定天脑信息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国家版权局软著登记第 0311881号 登记号:2011SR048207